港股ADR預計恆指下周一低開133點 報23,397點

分享
墨西哥稱不認同美方關稅措施 西班牙首相指不合理關稅破壞繁榮

財經
 
特朗普偕夫人得州視察洪災惹爭議 斥記者質疑預警「惡毒」特朗普偕夫人得州視察洪災惹爭議 斥記者質疑預警「惡毒」
特朗普偕夫人得州視察洪災惹爭議 斥記者質疑預警「惡毒」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第一夫人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日前到得州克爾縣(Kerr County)視察洪災災情,該災難造成至少129人死亡、逾160人失蹤。特朗普在視察期間與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等人會面,聽取救援人員簡報,並與受害者家屬閉門交流。然而,當記者質疑洪災預警是否及時時,特朗普怒斥提問者為「惡毒」,引發爭議。此舉被批評為迴避責任,與其對保守派記者的友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其處理災難的兩極化姿態。 洪災慘重與特朗普視察 7月4日,得州中部希爾地區(Hill Country)因暴雨引發瓜達盧佩河(Guadalupe River)水位在數小時內暴漲34英尺,沖毀房屋、樹木與營地,克爾縣成為重災區,死亡人數達103人,包括36名兒童,其中多數來自基督教夏令營Camp Mystic。特朗普與梅拉尼婭乘空軍一號抵達克爾維爾(Kerrville),在倒塌樹木與消防車前接受簡報,並參加圓桌會議,稱洪災為「五百年一遇的災難」,形容河流「從狹窄小河變成怪獸」。梅拉尼婭向家屬表達深切慰問,獲贈紀念手環,並承諾再次回訪。兩人逗留約4小時後離開。 質疑預警引發激烈回應 在圓桌會議上,有記者引述災民質疑當局預警不足,稱若警報更早發布或可減少傷亡,特朗普當場反駁:「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做了出色的工作......只有壞人、惡毒的人才會問這樣的問題。」他進一步將洪水比喻為「太平洋巨浪」,稱連衝浪專家也無能為力。然而,特朗普對保守派記者則態度友善,稱讚其為「好記者」,凸顯其回應的選擇性。與此同時,特朗普對是否縮減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計劃避而不談,僅稱FEMA由「優秀的人」領導,與其競選時主張逐步取消FEMA的立場形成對比。 背景與爭議焦點 此次洪災暴露了得州預警系統的不足。國家氣象局(NWS)於7月3日下午發出洪水警告,但直至7月4日凌晨4時才發布「極度危險」的緊急警報,當時河水已迅速淹沒社區。克爾縣此前因資金問題未安裝早期預警系統,引發批評。特朗普政府削減NWS與FEMA預算亦受質疑,前NOAA主任里克·斯平拉德(Rick Spinrad)指出,氣象部門裁員可能影響預報準確性。得州民主黨主席肯達爾·斯庫德(Kendall Scudder)批評共和黨未做好防災準備,呼籲檢討。特朗普則強調與阿博特的密切合作,稱其為「了不起的州長」,並簽署重大災難聲明,批准聯邦援助。The post 特朗普偕夫人得州視察洪災惹爭議 斥記者質疑預警「惡毒」 appeared first on 經濟一週.

財經
 
馮德萊恩指美國關稅將擾亂跨大西洋供應鏈並損害企業與消費者利益

財經
 
Manus AI內地裁員近七成 總部遷新加坡終止阿里合作Manus AI內地裁員近七成 總部遷新加坡終止阿里合作
Manus AI內地裁員近七成 總部遷新加坡終止阿里合作

曾於2025年3月因AI代理產品爆紅的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Manus AI母公司),近日傳出在中國裁員約67%,並將總部遷至新加坡,同時終止與阿里巴巴通義千問的合作,全面清空其在微博、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平台帳號內容。Manus官網對內地用戶顯示「在你所在地區不可用」,顯示其與中國市場的切割。此舉被認為是為規避美國對華科技與投資限制,以及應對地緣政治與算力挑戰的策略調整,引發業界對中國AI企業國際化困境的關注。 裁員與總部遷移 據悉Manus在中國的120名員工中,約40名核心技術人員已轉至新加坡總部,其餘約80人(67%)面臨裁員,獲N+3至2N的補償方案。公司於5月完成總部遷移,登記為新加坡實體「Butterfly Effect Pte. Ltd.」,由開曼群島母公司全資擁有。新加坡招聘網站顯示,Manus正招聘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職位,月薪8,000至18,000美元,反映其在當地擴張研發的決心。官方回應稱,裁員是「為提升運營效率對部分業務團隊的調整」,強調將專注核心業務,但未具體說明裁員原因或未來計劃。 終止阿里合作與市場切割 Manus於3月與阿里通義千問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基於國產模型開發中文版,但一名員工向《第一財經》確認該合作「不再推進」。官網從「中文版開發中」變為「地區不可用」,微博與小紅書帳號內容全數清空,顯示公司有意淡出中國市場。此前,Manus內測碼在閒魚平台被炒至10萬元人民幣,月活躍用戶於3月達2,000萬,5月卻跌至1,000萬,反映競爭加劇與用戶流失。業界人士分析,字節跳動的Coze Space與百度AgentBuilder等競爭產品削弱了Manus的市場優勢。 地緣政治與投資壓力 Manus的遷移與裁員背後,地緣政治與資本壓力是主因。2025年4月,美國風投Benchmark領投7,5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達5億美元,但交易隨即因美國《對外投資安全計劃》(2023年拜登政府執行令)受財政部審查,質疑其是否涉及「敏感技術」對美構成風險。 Benchmark律師辯稱,Manus不開發大型語言模型,僅基於Claude與Qwen等現有模型,屬「包裝」應用,且其開曼群島註冊與數據存於西方雲端伺服器,技術上非中國企業。 然而,矽谷投資者如Lux Capital的Josh Wolfe批評此投資「毫無意義」,認為可能間接助長中國科技發展。The post Manus AI內地裁員近七成 總部遷新加坡終止阿里合作 appeared first on 經濟一週.

財經
 
日本牛肉相隔24年後 有望重返中國市場 中日檢疫協議生效日本牛肉相隔24年後 有望重返中國市場 中日檢疫協議生效
日本牛肉相隔24年後 有望重返中國市場 中日檢疫協議生效

2025年7月11日,中日兩國在動物衛生與檢疫合作上的關鍵協議正式生效,為日本牛肉恢復對華出口掃清障礙,這是自2001年因瘋牛病(BSE)疫情導致中國禁止日本牛肉進口以來的重大突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大阪參加2025年世博會中國國慶日活動期間,與日本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舉行約30分鐘會談,確認《中日動物衛生檢疫協議》國內程序已完成。 日本政府計劃加速後續磋商,力爭早日實現牛肉出口,預計首批出口最快於2026年初啟動。此舉不僅為日本農業開闢約23億美元的潛在市場,也在中美貿易緊張背景下,展現中日經貿合作的積極信號。 協議生效與談判進展 《中日動物衛生檢疫協議》於2019年11月簽署,旨在通過檢疫合作確保牛肉安全,防範瘋牛病與口蹄疫等風險。然而,中國因疫情與技術細節問題推遲國內程序,導致協議擱置逾五年。2024年11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要求加快恢復牛肉進口;12月外長會談進一步確認重啟談判意向。 何立峰與森山裕7月11日的會談標誌協議正式生效,日本農林水產省估計,後續需數月完成檢疫與安全磋商,包括進口牛肉的年齡限制(30個月以下去骨牛肉)與檢驗標準。森山裕表示:「這是24年來的重要一步。」 背景與市場潛力 中國自2001年日本爆發瘋牛病後禁止其牛肉進口,當時日本僅向香港、柬埔寨等少數市場出口和牛等高品質牛肉。隨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2013年認可日本為瘋牛病「可忽略風險」國家,日本牛肉出口逐年增長,2024年達3,800噸,總值約350億日元(約2.3億美元)。 中國中產階級擴張至5.5億人,對高端牛肉需求激增,2018年進口牛肉104萬噸,主要來自澳洲與巴西。分析師李國祥指出,日本牛肉的品質管理經驗可為中國市場提供多元化選擇,預計年出口潛力達23億美元。The post 日本牛肉相隔24年後 有望重返中國市場 中日檢疫協議生效 appeared first on 經濟一週.

財經
 
金管局籲市民提防偽冒文件

財經